4月29日消息网上炒股开户,英国能源公司(GB Energy)宣布,将联合太阳能责任倡议组织(SSI),落实一项政府新规,禁止在其能源项目中使用涉及强迫劳动的太阳能组件。
这项新规源于上周英国能源法案的修订条款,明确禁止GB Energy项目使用供应链含强迫劳动的太阳能产品。该禁令将通过与英国太阳能协会、欧洲太阳能协会联合发起的SSI合作落地执行。该组织致力于提升光伏供应链透明度与行业伦理标准。
英国能源大臣Ed Miliband在 BBC《今日》节目中称,GB Energy未来仅会采用经行业独立认证、无奴役性劳动的企业所生产的组件。英国太阳能协会发言人也证实,GB Energy将通过SSI合作落实新规。
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部消息显示,SSI首席执行官Chris Hewett表示,2024年底前,经SSI认证的太阳能电板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00GW,为英国现有规模五倍,足以满足英国及欧盟需求,且规模还将持续扩大。当下,已有两家天合光能工厂与一家晶澳太阳能工厂,作为中国企业代表,成功通过了SSI的ESG标准认证。
然而,这一事件背后却隐藏着复杂且不合理的争议。国际上部分势力毫无根据,多次无端指控中国新疆在太阳能组件石英、冶金级硅、多晶硅等原材料开采生产中存在强迫劳动,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甚至宣称中国政府对新疆维吾尔族实施强制劳动。但真实的数据和情况表明,中国掌控着全球超80%的太阳能供应链,全球约50%的多晶硅产自新疆,中国光伏产业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巨大。
作为非立法组织,SSI依赖企业自愿提交工厂接受第三方审查,且部分标准由成员企业参与制定。这一模式引发行业质疑,欧洲太阳能制造委员会直言,有强迫劳动争议的中国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严重削弱了SSI的公信力。此外,太阳能供应链上游原材料开采追溯难度大,外部难以核查新疆工厂情况。组件制造商虽未必直接涉及强迫劳动,但石英、冶金级硅等原材料供应商信息不透明。SSI前负责人Alexia Ruvoletto称,所谓 “劳动力转移” 说法与复杂的原材料来源,加剧了监管难度。不过她也承认,行业参与标准制定有助于提升规则的实际操作性。
此前,SSI也曾展现出其调查能力。美国依涉疆法案将晶澳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后,SSI经过核查,证实相关工厂在2018年就已停产,随后恢复了该公司的会员资格。但在英国能源法案正式实施前,英国政府是仅依靠SSI认证,还是另行立法监管,目前仍未可知。
欧盟已出台强迫劳动禁令与可持续发展审查指令,严控不道德产品流入。英国海关数据表明,其超40%的太阳能组件进口自中国。
尽管英国本土、印度及欧盟新兴光伏产能提供了替代选项,但GB Energy目前仅规划2亿英镑的学校与医疗屋顶光伏项目,且新规仅禁止GB Energy项目使用供应链含强迫劳动的太阳能产品,并不包含私营企业。加上英国仅占中国光伏出口约3%市场份额,该新规未来在英国光伏市场的影响力仍存变数。
(转自:光伏见闻)网上炒股开户
天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